2021年,实验室管理处牵头,建成校级智慧型互动教室和教学数据中心近300间。2022年暑假,实验室管理处再次发力,在学校党政领导下,联合教务处、财务处、后勤处、信息化管理处、资产与招标管理处、保卫处等部门,弘扬“勤快严实精细廉”作风和“甘为人梯 敢打硬仗”精神,顶烈日、战酷暑,牺牲假期休息时间,开展公共机房、智慧语言室、智慧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和篮球场改造,为广大师生办实事、解难题,推动智慧教育教学从学校层面向学院层面和专业层面拓展延伸,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。

实验室管理处陆续推出“推动作风建设 深化智慧教育”系列报道,介绍设备新功能,推广教学新模式,展现建设新成果。


西理工-精雕联合实训中心建设

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在课程教学、实践实训、创新创业、学科竞赛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中心拥有数控制造设备22台套,使用年限长,均为单机系统,无法实现系统集成与统一管控。随着先进制造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,这些设备在系统性能、制造精度、管理方法等方面明显落后,不能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人才的实践实训要求。

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机床行业的头部企业,专注于精密数控机床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为充分发挥校企优势,联合培养更多高素质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,我校与精雕集团本着“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平等互利、共同发展”的原则,签订了共建联合实训中心合作协议。精雕集团无偿提供7台精雕机设备、30套精雕CAD/CAM软件和1套精雕数字化车间管理系统,指派技术员担任导师,开展软硬件升级、学生培训、教学改革等工作。我校提供场地,负责实验室环境改造、机床附件及供气设备采购、网络设备安装及系统升级等配套建设。

实验室管理处协同工程训练中心,对拟改造数控实验室多次进行实地勘察,从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多个角度对“西理工-精雕联合实训中心”配套项目进行反复评估,同时组织专家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开展立项前论证和方案优化。联合资产与招标管理处提出原有旧设备调剂方案。经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,正式立项“西理工-精雕联合实训中心”配套建设项目。

配套建设项目包括地基制作、强弱电改造、地面铺设、墙面粉刷、灯光升级、制冷系统安装、工作台及工具柜定制等实验室环境改造;各类刀柄、夹头、零点快换、测量系统及标准件等机床附加件采购;虎钳、平口钳、热缩机、空气压缩机、空气干燥机、分离过滤器、物料货架、物料流转车等机床附件及供气设备购置;网络设备、显示设备安装及工业现场网络环境构建与系统升级等。从基础到设备、从环境到系统、从硬件到软件、从设备安装到系统集成,施工范围面大量广、专业性强,需统筹协调多方面资源。

为了保证配套建设项目顺利实施,实验室管理处联合工程训练中心和后勤处,精心组织、周密部署,在与施工单位见面会上,明确提出开工动员树目标、过程监管依标准、项目验收抓成效,要求施工过程规范、防护措施到位、人员管理细致,真正做到安全有保障、进度有保障、质量有保障”。在施工过程中,学校各级领导多次深入施工、调试现场指导工作,实验室管理处刘庆华、后勤处李森涛、工程训练中心李俞峰等老师顶烈日、战酷暑,全过程参与,全方位保障,深入一线,紧密配合,面对困难一起动脑筋、想办法、出点子,为项目的顺利完成付出了艰辛的劳动。

建成的西理工-精雕联合实训中心,包括数控协同加工中心1间和CAD/CAM/CAE数控分析实验室2间。安装五轴高速加工中心(JDGR200 P10SHE2台、三轴CNC雕刻中心(JDEUT500 A13S5台,配置精雕CAD/CAM软件(JDSoft SurfMill 9.030套、精雕数字化车间管理系统(JDSoft IFactory1套,极大地改善了工程训练中心数控实践的软硬件教学条件,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有力支撑。配置精雕高速精密电主轴,提高了加工中心的切削能力。通过丰富的五轴编程策略、灵活的刀轴控制方式以及DT编程技术,可实现高质量、高效率五轴工艺编程和生产物料信息、工艺参数的数字化,提升生产各环节协同效率和程序可靠性。精雕数字化车间管理软件,集生产管理、过程监控、数据采集分析于一体,可将多台设备连入系统,及时准确地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和加工记录等信息,直观显示整体运行状态,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专业数据。

依托西理工-精雕联合实训中心,教师可持续推进基础工程训练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,开展《智能制造技术》《多轴加工技术》《基于物联网的柔性数控系统方法实践》等课程教学;学生可为工程技术综合实践课程、各级各类竞赛完成高精度及多类复杂零件加工,还可以学习订单管理、产品管理、工艺管理、编程管理、质量管理等现代管理知识,扩宽就业渠道。此次校企联合共建实训中心,将为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创业就业等提供更大合作空间。

目前,工程训练中心和精雕集团联合组织完成了产学研教师培训,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实践教学、学科竞赛、双创教育等做好了准备,同时也为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。